
《食品分析》教案 (2)参考模板范本.doc
《《食品分析》教案 (2)参考模板范本.doc》由会员分享,可在线阅读,更多相关《《食品分析》教案 (2)参考模板范本.doc(13页珍藏版)》请在优文库上搜索。
1、1 / 13 食品分析教案食品分析教案 (第(第 2 23 3 次课次课 2 2 学时)学时) 一、授课题目一、授课题目 第十三章 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元素的提取与分离 二、教学目的和要求二、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次内容,要求学生了解限量元素的概念,了解原子吸收法的原理及仪器,掌握鳌和萃取原理。 三、教学重点和难点三、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: 鳌和萃取原理 四、主要参考资料四、主要参考资料 1、穆华荣、于淑萍主编,食品分析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4 2、周光理主编,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,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6 3、杨月欣主编,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心手册(第二
2、版) ,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07 4、曲祖乙、刘靖主编,食品分析与检验.北京: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,2006 五、教学过程五、教学过程 1、学时分配:2 学时 2、辅导手段:自习辅导、习题辅导 3、教学办法:课堂讨论、讲授 4、板书设计: 2 / 13 第一节 概述 一、食品中元素分类 二、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1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: 2、比色法: 3、极谱法、离子选择电极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。 第十三章 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测定 第二节 元素的提取与分离 比色法测定: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: 一、螯合萃取原理 1、样品溶液: 二、螯合反应与亲水性 三、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四、萃取平衡与条
3、件 1、常用的螯合剂 2、金属螯合物的萃取平衡 3、影响分配比值的几个因素: 4、干扰离子的消除 疑难 字词 5、教学内容: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测定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测定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、食品中元素分类一、食品中元素分类 1、从营养的角度分类:必需元素、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 有毒元素:目前未发现对人体有生理功能、且人体耐受力极小、进入体内量稍大就中毒的元素。如Hg、Cd、Pb、As、Sn、Cu、Cr等,这些元素在体内不易排出,有积蓄性,半衰期都很长。 例: 甲基汞:在体内半衰期为70天 铅:在体内半衰期为1460天。在骨骼中为10年 镉在体内半衰期为1631年。 2、
4、从人体对其需要量分类: (1)常量元素:每日膳食需要量在100mg以上 (2)微量元素:在代谢上同样重要,但含量相对较少 1)在肌体中起作用的浓度以ppm、ppb计。是人体必需的、但过量又会中毒的元素。 Fe是人体血液形成不可少的,缺铁性贫血就是因缺乏铁,而多了得“血色病”。 Zn影响人的消化与代谢,缺Zn味觉减退,出现厌食,发育不良等,过多会得胃肠炎。(取头发进行测定可知人体内Zn含量情况)。 2000年8月调查:北京、广州等城市儿童低锌率44 %,而山区儿童仅为32.4 %(低于正常值) 2)微量元素的功能形式、化学价态、化学形势非常重要。 例:铬的+6价毒性大,+3价对人体有益(如Cr2
5、O3、Cr(OH)3)。 无机锗毒性大,有机锗毒性小。 3)注意;对这些微量元素不能盲目的补,要适量,要适宜。有时有益量与有害量相3 / 13 差很小。 3、限量元素:微量元素和有害元素,在食品卫生要求中都有一定的限量规定,从食品分析的角度,我们统称为限量元素。 4、其他 这些物质进入人体的渠道有:水源、土壤、环境、原料、辅料、添加剂、农药、化肥的使用、加工、制造、运输等带入;容器本身不纯,金属带入铅、锌;罐头中酸性锡的溶出;铜器带入过量铜;另外,还有呼吸、皮肤。 我国食品卫生法对食品中有害元素含量的规定(P 233)。表131, 表132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(GB574985)。 联合国粮食
- 配套讲稿:
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,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。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。 (详见:《PPT使用说明》)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、国徽等图片,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。
- 关 键 词:
- 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教案 2参考模板范本 食品 分析 教案 参考 模板 范本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