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 1 2023 年 五一劳动中医药大学老师个人优秀先进事迹 5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是中华民族的瑰宝。作为一名中医药教学和科研工作者,三十余年如一日坚守教学一线,传承精华、守正创新,在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和药品研发中展现担当与作为,不断健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,努力打造冀药品牌,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。今年“五一”前夕,被 总工会授予 五一劳动奖章。盛夏时节,骄阳似火。全 表彰大会落幕后,但她要么在召开学术会议,要么在出差途中,要么在研究生毕业答辩会现场,可以说是分秒必争、惜时如金。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身兼多职,除担任 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和
2、 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重点学科 负责人之外,还兼任着中药材品质评价与标准化 工程研究中心主任、中药配方颗粒技术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、中药材学会副理事长、药学会常务理事、药学会中药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、中医药学会中药质量与品质评价专委会主任委员等诸多职务,千头万绪,事务繁忙。笔者电话预约数次后,才得以坐下来,面对面交流。赘言少叙,开门见山。举止知性优雅、极具学者气质的 讲起话来清晰流畅,似行云流水,极有条理,很快就把笔者带入到自信 2 自强、守正创新的情境之中,吸引着你跟她一起去感悟那成功背后无悔奉献的精彩人生 始于初心 坚守“立德树人”教学一线 作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者,从教三十余年
3、来,始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,将细致入微的爱心、热心、耐心、细心、责任心倾注在课堂教学与研究生培养上,把青春与岁月无私奉献给所热爱的教育事业,理念先进,教学效果好,深受学生喜爱。三十余载春华秋实,半生耕耘桃李芬芳。始终秉承“德育为先、能力为重、育人为本”的理念,把学生放在首位,坚持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、以德育德,润物无声般履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使命。同时,她注重教学与科研的渗透和融合,以课堂授课与科学研究的互补结合、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培养的互助融合、基地实践与社会效益的互通转化为切入点,严谨治学,潜心育人,以科研带动教学、以教学促进科研。从教三十余载,主编、参编研究生及本科生教材 20
4、 余部,累计指导博硕士研究生 60 余人、本科生近千人。师者匠心,止于至善;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。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,除了指导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、科学研究、专业实践外,还肩负着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三观和成长成才的重要任务。因此,每当研究生新生入学时,都会认真观察每一位同学的个性品质、学习习惯、兴趣爱好等,以便因材施教,真正担负起学业导 3 师和人生导师的职责。一片丹心育桃李,甘洒汗水写春秋。为激发研究生学习潜力和创新活力,坚持加强人文关怀,关注研究生学业、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,用炽热育人情怀和默默点滴奉献,践行“立德树人”历史使命。考虑到平台科研工作强度大,她坚持与学生一对一谈心,了解学生之
5、所想,关注学生之所求,并尽力解决学生之所盼。对于家庭条件差、经济压力大的学生,她第一时间协调该同学参与助管工作,帮助其减轻生活负担;对于科研进展不顺利导致情绪沮丧低落的学生,她及时倾听并给予科研建议,同时组织插花、茶话会、观影等活动,帮助其疏导缓解;疫情期间,有的学生遇到持续低烧、抗原异常、行程具有潜在风险等突发情况,均及时关注、耐心安抚、细致关怀虽然每日事务繁杂,但她却感到异常踏实。诲人不倦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:“教育的根是苦的,但其果实是甜的。”在 的爱心帮助和悉心引导下,家庭紧张的学生每月有了固定收入,缓解了家庭压力;沮丧情绪的学生舒缓了紧张心情,以更充沛的状态再次投身科研,取得突破进展;
6、突发情况的学生隔离期满,身体无恙,感到温馨满满“一次次交流沟通,所传递和反馈的都是最纯真的感情。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温暖,我则收获了学生的理解与支持。”如是说。臻于匠心 坚定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守正创新是全体中医药人的使命与担当。2014 年,为更好地解 4 决中药配方颗粒“工艺不统一,标准不一致”“规格不统一,剂量不一致”“疗效存争议,推广有阻力”等现实问题,推进中医药现代化、产业化,主持的“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研究和产业化”项目全面启动。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、发展好、利用好,是 多年来的梦想与追求。项目启动以来,她深感责任重大,因为这不仅涉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
7、,更关系到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。责任在肩,使命如山。带领团队人员没日没夜投入到各个中药品种研究之中,而加班加点推进项目则成为他们无数个夜晚、周末、假期的常态。梦在心头,路在脚下。深知,中药的质量控制体系是“链条式”的全过程性管理,包括从中药材种子、种植栽培、采收、产地加工,到中药材、中药饮片的全链条质量控制体系,牵涉的质控因素多、中间环节长、评价过程复杂,工作量极为艰巨。为此,每周往返于 内各中药材种植基地、药厂、研究平台,全程参与药材种植、采收、炮制等环节,亲自指导进行前处理、样品制备、数据采集、结果分析等,常常工作到深夜。砥砺前行,终获辉煌。2019 年 1 月,正当课题进入攻坚期
8、。带领研发团队连续 40 余个日夜坚守实验室,大年三十晚上依然召开专题研讨会探讨项目推进情况。有志者事竟成。经过多年不懈努力,研发团队最终已获授权发明专利 28 项,全部实现成果转化,显著提升了我 中药配方颗粒的品质,科学引领了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 5 进步,有效推动了国家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。回望征程,检点业绩。多年来,坚守实验室,自信自强、默默奉献,探索中药质量研究方法,助力我 中药质量提升和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,她主持的“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研究和产业化”项目,2019 年获 科技进步一等奖;主持的“中药配方颗粒智能化制造及质量控制研究”项目,2022 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
9、;曾获 科技进步二、三等奖多项;累计在中草药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,主编出版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研究等专著 2 部,对中医药行业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推进作用。成于恒心 坚持校企合作服务社会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,传承精华,推陈出新,是中医药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。多年来,始终将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、放在心上,坚持“扎根、服务地方、服务行业、服务社会”基本定位,不断探索“产、学、研、用”一体化校企合作新模式,持续助力我 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。持之以恒搞科研,把论文写在燕赵大地上。创新性提出“基于汤剂基本属性创建高品质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体系”的策略,科学引领了我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进步。其中
10、,与 药业集团合作,研发出中药配方颗粒品种 636 个,为 药业制定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 636 项,获批国家标准 3 项,制定 中药材标准 18 项,并全部实现成果转化,用于 药业等共建单位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控制,6 研发的产品在 中医院等 500 余家医院临床使用,效果良好。矢志不渝强国梦,为 经济发展贡献力量。带领研发团队依托中药配方颗粒项目,创建了“中药配方颗粒技术创新中心”“中药材品质评价与标准化 工程研究中心”等 4 个 级研发平台,承担各级课题 50 余项,并担任研发平台主任、常务副主任等职务。目前,配方颗粒产品已完成、云南、福建、山东、甘肃、内蒙古等 份符合国家及该 份质量标准